介入性原则:中国生态批评理论建构的美学基石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立[1] 

机构地区:[1]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山东淄博250012

出  处:《兰州学刊》2012年第2期129-133,共5页

基  金:山东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基金重大项目"中西文论与生态批评研究"相关成果。(项目编号:2010GGT001)

摘  要:生态批评在中国的发展已有近十年的历史了,生态批评在文艺学界取得一定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根本问题:对文艺介入社会作用的漠视,使中国的生态批评脱离了对目前中国生态失衡现状的关注,从而成为对现实无关痛痒的象牙塔内的学问。要改变上述现状必须改变生态批评的美学基础,即从无功利的立场向介入性原则转变。这就需要在中国生态批评理论的建构中认真关注当下中国的生态现状,抛弃各种不合时宜的乌托邦思想,使中国的生态批评能为中国的环保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 键 词:介入性原则 生态批评 乌托邦 

分 类 号:B83[哲学宗教—美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