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阎照祥[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 处:《历史教学(上半月)》2012年第3期3-9,共7页History Teaching
摘 要:英国责任内阁制确立于1 9世纪中叶,主要标志是1 841年皮尔领导的保守党在大选中取得胜利,上台组阁。其成因包括虚君制的出现、两党制的形成和政党组织的发展。此后,内阁加强了对议会立法工作的控制,影子内阁出现并有所发展,首相地位上升。内阁不仅是该国中央行政机构的中枢,实际上也是国家政权总系统的顶点和最高决策机关,并凸显了英国行政和司法交叉混合的特征,淡化了"议会至上"原则。英国强化内阁制职能的基本原因,是其国内外事务的增多和对政府工作效率的追求。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