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2年第1期112-112,87,共2页
基 金:江西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现代性价值的诉求:从主体性文论到主体间性文论”(06WX25).
摘 要:新时期以来,杨春时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复杂性。其中,前现代性、现代性与文学现代性是其思想发展进程中的第二组关键词。这三个概念显然是以“现代性”为中心的。正是现代性问题意识的出现和深化,引导着他在新世纪之初致力于主体间性文学理论的建构。然而,在现代性问题上,杨春时的理解和运用与建立在具有充分的学理性依据之上的界定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直接导致他在文论建构问题的思考上出现了不小的问题。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21.1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