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历史回顾与哲学反思(专题讨论)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覃志红 

机构地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河北石家庄050051

出  处:《河北学刊》2012年第2期157-160,共4页Hebei Academic Journal

摘  要:自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便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整体推进过程。这一过程逐渐由自发到自觉,伴随着曲折与前进、迷茫与探索、试错与进步,并与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及中国发展道路相交融,共同呈现为一个一体化的历史进程。探究这一历史进程的内在规律,并从哲学的高度进行反思,对于在新形势下推进党的思想建设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覃志红认为,马克思主义所具有的实践特质决定了其具有独特的问题观。从主义与问题相融通的视角,探析其融通环节,可以为在新形势下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进程提供有益的启迪。郭强认为,在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的早期传播过程中蕴涵着文本互动、视界融合和实践创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生成逻辑。王伟认为,从佛教经典文本在佛教中国化过程中的作用这一维度,通过梳理佛教典籍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坚持和调适,可以为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如何助益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提供一些借鉴与启迪。

关 键 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时代化和大众化 主义与问题 生成逻辑 佛教中国化 

分 类 号:B0-0[哲学宗教—马克思主义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