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写意”之名——丧失笔墨内蕴的当代书画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阳洪[1,2]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 [2]重庆师范大学

出  处:《美术观察》2012年第3期10-11,共2页Art Observation

摘  要: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精神内涵。《周易·系辞上》说:“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立象以尽意。”“立象以尽意”,立象是手段,尽意是目的,象是为了更深刻地表达意。因此,《周易》之卦象,汉字之形象,绘画的客体形象,都是为了表达意。绘画写形,文字象形,皆为达意。中国人崇拜“万物有灵”的生生不息的精神,首先为“意”注入了无穷“生意”:崇拜生命,重视感性生命,并在哲学体系中提炼、抽绎出一种生命精神,作为对宇宙本质的重要认识。

关 键 词:“写意” “立象以尽意” 书画 当代 内蕴 笔墨 丧失 精神内涵 

分 类 号:J2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