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上海200062 [2]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通226007
出 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第4期40-47,共8页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项目(MXRZZ2010004);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培育行动计划项目(PY2011003)
摘 要:情绪研究中对混合情绪存在与否一直持有争论,一种观点认为正性情绪和负性情绪是无法同时存在的,另一种观点认为两种情绪可以独立地同时存在于意识中,产生混合情绪。围绕争论有四种代表性的理论模型,即情绪环状模型、正性负性激活模型、评价空间模型以及注意分配理论。同时引发了大量关于混合情绪的研究,在混合情绪体验及混合情绪加工的同时性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未来的研究须进一步拓展研究的视角,同时要加强多种方法的交叉合作。此外,对于混合情绪的作用、影响以及应用研究也应予以关注。
关 键 词:混合情绪 正性情绪 负性情绪 混合情绪体验 混合情绪加工
分 类 号:B842.6[哲学宗教—基础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