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迪
机构地区:[1]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出 处:《社会科学论坛》2012年第3期89-93,共5页Tribune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失信行为法律规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EUCF20121302;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项目<儒家德育思想资源的挖掘与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HEURS0918;黑龙江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导师及研究生的学术道德与监管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摘 要:以中、日民间故事为蓝本,来分析研究两国的"信"观,就会发现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处,如守信者一般都会得到奖赏,但是二者不同也是相当明显,在失信原因,受害者对于不守信者的态度、不守信者受到的惩罚、不守信者的最终命运等方面都有所区别。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的民间故事中,对不守信者的惩罚都是极为有限的,尤其是缺乏官方对不守信者的惩罚。中、日"信"观比较的启示是:应重奖诚实守信者,采取具体法律措施鼓励诚实守信行为;严惩欺诈者、惩戒失信者,建立健全征信系统,加大失信违约成本。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