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化交流中的需求与满足——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为例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蒋晖[1] 

机构地区:[1]东南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年第2期36-38,共3页Aesthetics

摘  要: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有益的成果,不过切不可将其高估。当时耶稣会传教士的"西学"从根本上说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它无法满足当时中国富国强民的愿望,也无助于推动中国步入近代化历史进程。虽然他们的文化传播带来了一些西方的科技知识和文化观念,部分地开拓了当时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但并不能带来具有历史意义的影响力。

关 键 词: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之际 耶稣会传教士 中国人 经院哲学 “西学” 历史进程 文化观念 

分 类 号:K248[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