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晖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女性主义父权文化性别偏见看与被看两性关系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历史地理一般工业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新视觉艺术》《艺术百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看与被看的权利:艺术中的两性关系——以“苏珊娜与老人”为例被引量:2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3年第3期52-55,共4页蒋晖 
从以“苏珊娜与老人”为主题的系列绘画作品中可以发现,两性间“看”与“被看”的权利关系以及两性关系、艺术、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是真实存在的。虽然“苏珊娜与老人”只是《圣经》一个故事,然而,当研究不再局限于艺术领域而融...
关键词:两性关系 权利关系 艺术化 老人 苏珊 社会视角 父权文化 性别偏见 
全球化语境中设计的力量
《艺术百家》2013年第1期204-206,共3页蒋晖 周武忠 
全球化语境中,设计对于全球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面对强大成熟的国外文化产业冲击,中国本土设计尚有不足。本文剖析全球化的真实面目,分析美国在全球化中的文化产业策略及其对中国的输出,认清在全球化浪潮中中国本土...
关键词:全球化 设计 文化产业 后殖民文化 
研究的视角转变——试论当下社会语境中的女性主义艺术理论
《艺术百家》2012年第S2期31-33,37,共4页蒋晖 
本文探讨了在快速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当代中国社会艺术学学科发展与理论创新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根据当前国内艺术学学科的具体情况以及当前中国社会的发展境况,提出在艺术学学科研究和理论创新中结合女性主义的理论体系和核心观点,通...
关键词:当代中国社会 女性主义艺术理论 艺术领域中的女性 本土化融合 
论文化交流中的需求与满足——以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为例
《美与时代(美学)(下)》2012年第2期36-38,共3页蒋晖 
明清之际的中西文化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有益的成果,不过切不可将其高估。当时耶稣会传教士的"西学"从根本上说是中世纪经院哲学,它无法满足当时中国富国强民的愿望,也无助于推动中国步入近代化历史进程。虽然他们的文化传播带来了...
关键词:中西文化交流 明清之际 耶稣会传教士 中国人 经院哲学 “西学” 历史进程 文化观念 
女以弱为美——谈中国古代女性美对女性角色的影响
《新视觉艺术》2010年第2期61-62,共2页蒋晖 
作为中国封建父权社会的基本劳动模式"男耕女织"带来了两性在经济层面的差异性。由此造成女性在封建社会中缺乏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现实。最终导致"男尊女卑"的中国古代社会的两性关系。因此,在中国封建时期女性一直是男性欣赏和定义...
关键词:女性主义 女性美 社会角色 中国古代社会 
沉默的她——谈女性在设计领域的状态
《上海艺术家》2009年第1期76-77,共2页蒋晖 
人流如织的公共场所,我们能够轻易的发现一个现象:女性公厕前人流拥挤,如厕的女性需要排队等待.而对面的男厕与之相较则显得明显宽松。从调查中发现,男女如厕的时间不同,女性所需的时间往往是男性的25到3倍.
关键词:设计领域 女性 状态 沉默 公共场所 性需要 时间 公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