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殖民文化

作品数:58被引量:84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建平王瑜陈林侠徐海波王岳川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韩国小说《鲸》中的复杂民族文化情结
《大众文艺(学术版)》2024年第19期21-23,共3页赵小茜 
二战后,美国在韩国强势宣传和推广美式文化和意识形态,与本土的儒家文化发生碰撞,杂糅成了当代韩国复杂而又敏感的民族文化,这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小说作为一种文学形式,传承和反映了民族文化。2023年,千明官的长篇小说《鲸》入...
关键词:民族文化 韩国文学 《鲸》 儒家文化 美国后殖民文化 
《黑隐士》中的“他者”书写
《华章》2023年第8期3-6,共4页龙洋 
后殖民语境下的“他者”问题是当代非洲文学研究的热点。肯尼亚杰出戏剧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有着对种族歧视、部落主义、非洲社会现实及非洲人身份认同与重构的极度敏感认知,是书写非洲“他者”的杰出代表,其处女作《黑隐士》(1962)与...
关键词:恩古吉·瓦·提安哥 黑隐士 他者 后殖民文化  
《花木兰》:东方想象与文化误读被引量:3
《电影文学》2021年第5期118-120,共3页郑敏 
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创新项目(项目编号:J2020368)。
电影《花木兰》在刚刚开始宣传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于这一源自民族传统文化的经典故事,市场和评论界的反应还是有所期待的。在电影上映之后,这部电影所流露出来的西方中心主义和深刻的文化之中的隔膜,又使此前的期待化为对这种文化...
关键词:《花木兰》 后殖民文化 文化误读 
从后殖民语境看《杰克·迈格斯》中的女性形象
《校园英语》2020年第27期253-254,共2页李艳灵 
《杰克·迈格斯》是著名作家彼得·凯里的著作。这部小说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杰克·迈格斯从澳大利亚返回英国,又逃回澳大利亚的经历。这一往一返是去殖民化的过程,也是其澳大利亚身份确立的过程。在小说中,以梅西为代表的女性往往是被忽...
关键词:后殖民文化 民族身份 女性形象 杰克·迈克斯 
韩国复杂的民族文化对其电影的影响——以电影《寄生虫》为例被引量:2
《视听》2020年第6期95-96,共2页王群力 
新世纪以来,韩国电影实现了艺术与商业的有机结合,在世界影坛上缔造了属于自己的"汉江神话"。电影《寄生虫》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勇夺四项大奖,更创造了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非英语片最佳影片奖的奇迹。究其原因,韩国处于世界最复杂...
关键词:民族文化 韩国电影 《寄生虫》 儒家文化 日本殖民文化 美国后殖民文化 
后殖民文化语境中香港地区国家认同的困扰被引量:7
《理论月刊》2019年第4期154-160,共7页冯庆想 徐海波 
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港澳本土意识与青少年的国家认同"(16JJDGAT00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香港社会思潮分析与有效引导的对策研究"(14ZDA058)
后殖民文化逻辑是基于本体论划分西方与东方二元范畴以及配置"他者"概念,以西方中心主义认识论定义西方与东方、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之间的关系,通过文化霸权的实践把后殖民逻辑移植到东方国家或地区,实现前被殖民者思想与行为的再殖民化...
关键词:香港地区 后殖民文化 去殖民化 国家认同 
想象的共同体——从安德森笔下的民族主义理解后殖民文化
《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10Z期194-194,共1页刘矜 
在《想象的共同体》[1]中,安德森对'民族'(民族属性或民族主义)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可以看到,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心理...
关键词:想象的共同体 民族 民族主义 后殖民文化 
后现代文化与资本帝国的全球统治——奈格里、哈特《帝国》解读被引量:6
《文学评论》2018年第5期13-20,共8页张一兵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2015MZD026)阶段性成果
奈格里和哈特认为,后现代实际上是资本的帝国统治的客观状态,作为激进话语的后现代、后殖民文化思潮恰恰映射了现实中资本帝国统治方式的深刻变化,反基础论和流动的多样性认知模式正是资本帝国全球化布展的存在特征。所以,如果后现代文...
关键词:奈格里 哈特 《帝国》 后现代 后殖民文化 资本帝国 
当“僵尸”遇见“上帝”——后殖民语境下《上帝也疯狂》和《非洲和尚》的跨文化比较被引量:1
《当代电影》2016年第3期106-109,共4页龚一舟 田边 
南非电影《上帝也疯狂》及中国版香港电影《非洲和尚》制作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对非洲原始的传统文明进行了想象性建构时均打上了西方文化的烙印。前者立于好莱坞式纯正的西方文化语境下,用经典好莱坞电影模式、以支配的姿态借用非洲元...
关键词:《上帝也疯狂》 《非洲和尚》 后殖民文化 跨文化比较 
后殖民文化批评视角下安徽民俗文化的研究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72-74,共3页季文 
2014年安徽省教育厅人文重点项目(sk2014A267)
从后殖民文化批评的角度出发,针对安徽民俗文化衰微的现状,面对只强调反"文化霸权"、固步自封地抵制他者文化和一味推崇"西方文化优越论"的矛盾的困厄,结合后殖民批评相关理论,如反"文化霸权"论、"西方文化优越"论、"现实世界性"等。强...
关键词:后殖民文化 批评视角 民俗文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