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肖天依[1]
出 处:《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年第4期84-89,共6页
摘 要:司法鉴定在民事诉讼司法实践中的运用是很常见的,法官和当事人一般都乐于将查明案件事实和判断证据真伪中碰到的专门性问题,交由"专门性人员"——鉴定人来通过科学的手段和方法给出意见,鉴定意见作为法定证据的一种,通常也具有更高的证明力。因此,司法鉴定中的鉴定人制度显得尤为重要,但我国的司法鉴定人制度,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呈现出一种混乱的状态。前不久公布的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中,也关注到了鉴定人制度的相关内容。本文从我国鉴定人制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出发,对修正案的内容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制度的完善做出自己的努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