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甲酰胺致中毒性肝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进展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志鹏[1] 郭如意[1] 苏智军[1] 

机构地区:[1]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肝病科,泉州362000

出  处:《肝脏》2012年第2期134-136,共3页Chinese Hepatology

摘  要:二甲基甲酰胺(DMF)是一种透明液体,易燃、能刺激皮肤、眼睛和粘膜,工业用DMF带有令人不适的鱼腥味.DMF沸点高、凝固点低、化学和热稳定性好,是一种用途极广的化工原料和优良溶剂,主要应用于聚氨酯、腈纶、医药、农药、染料、电子等行业.亚洲尤其是中国已成为DMF生产和消费增长最为快速的国家和地区,关于其人体毒性(尤其是肝脏毒性)及职业性危害也不断见诸报刊.杨杰等[1]回顾性调查了828例职业性接触DMF引起急性中毒患者,多数患者肝脏受损,37.44%患者ALT增高,15.94%AST增高.

关 键 词:二甲基甲酰胺 中毒性肝病 临床诊治 发病机制 中毒患者 职业性接触 职业性危害 ALT增高 

分 类 号:R575[医药卫生—消化系统]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