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赵建永[1,2]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北京100871 [2]天津市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天津300191
出 处:《学术交流》2012年第4期5-9,共5页Academic Exchange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汤用彤与20世纪宗教学研究新证"(11CZJ00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汤用彤学术思想研究"(201104041)阶段性成果
摘 要:以自然主义精神为价值取向的道家是以"自然的和谐"为基础,继而推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进而有"人与人的和谐",以达成"自我身心的和谐"。这四个层面具有一种历时性递进式层次关系。儒家的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则与之相反,是基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完善,以求"自我身心的和谐",由此出发而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进而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再推至"自然的和谐"。儒道两种不同路向相反相成,互补互促,环环相扣。从横向空间上看,恰成首尾相连的回环结构,构成了作为传统和谐社会观集中体现的"普遍和谐观念"。追求"普遍和谐"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质,用现代系统论对之加以重新诠释,是当代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