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孙超[1]
机构地区:[1]山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学院
出 处:《世界历史》2012年第2期107-117,共11页World History
摘 要:对于1935年美国联邦储备体系改革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课题,国外学术界从20世纪30年代起就有一些相关的研究。作为时代的见证人,20世纪30年代的学者们亲历了金融风暴与经济萧条所带来的痛苦,见证了联邦储备体系在关键时刻不能发挥“最后贷款人”作用的事实。因此,在改革刚刚结束之后,他们即开始对这一改革加以评析。但是,由于资料的匮乏与理论知识的局限,这部分学者只是对《1935年银行法》第二部分涉及联邦储备体系改革的法律条文进行分析,①还不能把握改革的全貌,更不可能对改革作出客观的评价。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7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