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痞证研究概况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符标芳[1] 黄家诏[1] 闫国跃[1] 王水金[1] 黎昌荣[1] 陈圣华[1] 

机构地区:[1]广西中医学院

出  处:《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80-82,共3页Journal of Guangxi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University

摘  要:痞,其病名首见于《内经》,称为“否”、“痞”、“痞满”、“痞塞”。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日:“备化之纪……其病痞。”《素问·至真要大论》日:“太阳之复,厥气上逆……心胃生寒,胸膈不利,心痛否满。”指出了本病胸膈满闷、心下痞塞的症状,故又称心下痞。乃无形之气结于心下,自觉胃脘部有痞闷不舒之感,可见于多种证候之中。对于痞满证治的认识源于《内经》,辨证论治奠基于仲景,在《伤寒论》中关于痞证的病因、病理变化及证候的特征都有了简要的记载。由于其病因繁异,

关 键 词:伤寒论 痞证 综述 

分 类 号:R222.2[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