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苗雪红[1]
机构地区:[1]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后流动站,上海200062
出 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年第1期29-36,共8页Journal of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Education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10YJCZH112);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项目(2010SJBXLX001)
摘 要:儿童研究是儿童教育研究的基础。一个世纪以来,儿童教育学对儿童发展的理解主要以发展心理学为基础,而发展心理学在整体地认识儿童的精神成长这一问题上存在方法论局限。儿童精神成长研究属于对儿童成长过程的总体研究。它将儿童视为一个复杂的生命系统,尝试在哲学、生物学、人类学、脑科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野中,顺着个体精神现象发生的逻辑,采取生物学—现象学的发生学取向,从种系进化与个体发展的连续进程来探讨儿童的精神成长,呈现个体精神发生的内在潜能和自然的步骤、发展的内在自组织机制、环境条件以及现实的发展形态。这一问题是认识论、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原点问题,对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将会影响到各学科领域儿童研究的立场、问题、方法,并有助于推动社会文化层面孕育总体的儿童观和教育观,从而影响在儿童教育实践中参与起作用的全部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 键 词:儿童精神成长 复杂生命系统 生物学—现象学取向 多学科视野
分 类 号:G610[文化科学—学前教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