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解放前的遗传育种研究  被引量: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洪锡钧[1] 

机构地区:[1]西南师范大学生物系

出  处:《中国农史》1990年第2期43-47,共5页Agricultural History of China

摘  要:四川省的遗传育种研究始于30年代,川大农学院的水稻育种研究开始较早。抗战时期,国内许多研究机构迁川,进行了不少的工作。其中,水稻连锁遗传和小麦的染色体变异研究成果较多,水稻小麦育种成绩也较显著;玉米进行了杂种优势研究并制成我国第一批双交种;棉花则有叶形遗传研究和鸡脚德字棉的育成。此外,在数量遗传和家畜杂交育种等方面也有一些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四川成了当时我国遗传育种研究的中心。

关 键 词:作物 遗传育种 四川 解放前 研究 

分 类 号:S330[农业科学—作物遗传育种]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