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否有效的博弈:基于EMH行为金融理论的发展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腾珺[1] 杨定华[1] 

机构地区:[1]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出  处:《现代企业文化》2012年第5期58-59,共2页Modern Enterprise Culture

摘  要: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30年里,有效市场理论一直是金融理论的核心命题,不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在实证检验方面,EMH理论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80年代开始。金融学家意识到现实中完全理性人假说并不完全成立,股权溢价之谜、市场效率异常等现象得不到合理解释。针对这些异象,金融学家进行了广泛的新探索,主要是两方面:一方面,在过去的经典金融理论模型中嵌入制度等因素,研究新因素对金融活动的影响。另一方面,在D.Kahneman等人提出的非线性效用理论基础之上。一些金融学家开始引入心理学关于人的行为的一些理论来解释金融交易中的异常现象,这就形成了行为金融学的开端。80年代之后,两条主线相互竞争、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关 键 词:行为金融理论 有效市场理论 EMH 20世纪80年代 博弈 金融学家 股权溢价之谜 行为金融学 

分 类 号:F830[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