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逯阳[1]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4期7-9,共3页
基 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0DWW007);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20111slktjyx-51);辽宁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w2011091)生态后现代主义视域下的莱斯利.希尔科作品研究的部分成果
摘 要:华兹华斯的《在西敏寺桥上》与柳永的《望海潮》两首诗描写的对象都是繁华的水滨都市,表达的主题及表现手法也颇有相似。在华兹华斯看来清晨的伦敦是世间最美的景观,是人间仙境;而在柳永眼里杭州也是人间天堂。两位诗人在作品中都表现出了积极的心态,展现的景象也是各具特色、美不胜收。下面笔者拟从生态批评视角出发就两首诗作一比较,探讨城市自然和谐相处的真谛。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52.15.15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