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武汉430072 [2]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湖北武汉430072
出 处:《法商研究》2012年第3期29-32,共4页Studies in Law and Business
基 金:司法部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资助项目(08SFB2007)
摘 要: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1982年宪法)颁行以来的30年,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卓越成就的30年,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向前发展的30年。无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还是国家和社会各方面法治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现行宪法都功不可没。然而,如果我们从现代政治某种程度上就是宪法政治的角度来看,就会发现,我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尚需努力推进。因为从宪法到宪政并不仅仅需要制度支撑,而且必须具备相应的社会基础,这是从宪法到宪政的关键。
关 键 词:1982年宪法 宪政建设 社会基础 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经济社会发展 现行宪法
分 类 号:D921[政治法律—宪法学与行政法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1.7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