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建设

作品数:505被引量:816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相关作者:苗连营周叶中文正邦邹平学李先伦更多>>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郑州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法治与法学理论研究一般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宪政建设的成果及未来发展思路
《人力资源管理》2017年第12期23-24,共2页刘伟 
宪政作为宪法治理的表现形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必然。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宪政的建设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对中国未来宪政发展思路进行了探讨,旨在为中国社会主义宪政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宪政 改革开放 成果 思路 
论中国的宪政建设
《科技经济导刊》2017年第25期213-213,共1页杨楠 
经过对宪法的学习,特别是一些学者对于宪法的独特见解,加之网络以及中国众多法学家关于宪政学说的争论,本人作为一个法律初学者,对中国的宪政建设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仅就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思考,结合对法学家观念的认识,谈一些粗浅...
关键词:宪法 宪政 民主 法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的思考与展望
《智富时代》2017年第7X期206-206,共1页杨永新 
宪政即宪法的治理,在现代国家,宪政是一种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然而一个国家要想实现宪政,必须要走适合自己国家的发展道路,也就是宪政建设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宪政是西方社会历史演进的结果,有着特殊的历史和文化根基。而中国特色...
关键词:中国 宪政 宪政理论 宪政建设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决策与信息》2016年第14期63-63,共1页雷秋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在我国即为实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的政治过程与形态.宪政的性质、表现形式是宪法的性质、内容的外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是鲜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断发展的成果.在当前社会条件下,进一步推进"四个全面...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宪政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必然性 社会主义宪法 社会主义宪政 政治过程 社会条件 
宪政建设与公民监督权之保障
《岳麓法学评论》2016年第1期97-109,共13页石毕凡 
公民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政治权利。转型期不断涌现的'诽谤官员案',揭示出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的公民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存在常被公权力侵犯的现象。立足于现代立宪主义视角,实现诽谤去公诉化...
关键词:宪政 公民监督权 政治权利 诽谤官员案 宪法第41条 
我国宪法解释的范围——兼与《宪法解释程序法(专家建议稿)》第6条商榷
《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6期29-31,共3页马岭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这是推动我国宪法解释体制的启动、进而推动我国宪政建设的重要一步。我国目前采用的是立法机关解释宪法的体制。在这种体制...
关键词:宪法解释 专家建议稿 解释程序 专门机关 宪政建设 宪法实施 宪法条文 司法机关 实施宪法 地方组织法 
儒家宪政的中国路径——评陈明先生《儒教与公民社会》
《原道》2015年第2期255-266,共12页张敏 
2012年西南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重大科研创新项目“儒家宪政之证成及其创造性转化”的阶段性成果
一、"超左右而归本土":儒家宪政的问题意识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封闭社会向开放社会的转型期,宪政制度的建构在我国这样一个"一体多元"的政治共同体中可谓难题。长期以来,受"挑战一回应"模式的影响,学界形成西方中心主义观,法学界"...
关键词:儒家传统 封闭社会 宪政制度 政治共同体 儒学研究 西方中心主义 宪政建设 宪法价值 共和主义 国族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必要性与必然性被引量:2
《法学》2015年第8期9-16,共8页周叶中 
宪政是实施宪法的政治过程与政治形态。宪法的性质与内容决定着宪政的性质与表现形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是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法的政治过程与政治形态,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结果,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属性和中国特色。当...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 宪法 宪法实施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法治启蒙与法治建设
《党史文汇》2015年第7期23-28,共6页王勤瑶 
1937年9月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驻西北办事处改名为陕甘宁特区政府,9月20日又改名为边区政府,直属国民政府行政院,开启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局部执政时期。其间,边区政府从对民众的法治启蒙入手,致力于培养民众的法律意识,...
关键词:边区政府 宪政建设 局部执政 法治体系 国共合作 法律意识 华南抗日根据地 政权建设 黄克功 关中报 
社会主义宪政:坚定中国道路的应有之义——兼谈中国梦的实现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35-42,共8页钟俊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4YJC710058)
在近代中国,宪政更多地被看作是推进国家独立富强的工具。我们今天仍须强调:要实现"中国梦",市场经济和民主宪政,缺一不可。当前,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决定,由于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故将宪政作为我...
关键词:中国梦 宪政 富强 政治体制 宪政建设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