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22-28,共7页Journal of 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基 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多重视角分析下的我国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1SZYTH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产业空间分异与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09CJL03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新形势下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研究"(09&ZD011);西南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点建设资助项目(2011XWD-S0202)
摘 要:本文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建立包含三个部门的地区贸易模型,推导出可估计的市场潜力方程,并以1985~2008年为样本区间,探讨市场潜力、就业密度与我国地区工资水平的关系,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市场潜力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最大,人力资本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也很显著,进出口总额的增加也能促进工资水平的增长,而就业密度却与工资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外商直接投资与工资水平呈弱负相关关系;市场潜力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贡献效应在西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东部地区,而人力资本的贡献效应则恰好相反;就业密度的增加对工资增长的负效应在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高于西部地区。
关 键 词:工资差异 市场潜力 就业密度 市场开放度 区域经济
分 类 号:F061.5[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