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的兴起与后现代主义的终结——阿兰·科比的数字现代主义理论评述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后亮[1] 

机构地区:[1]山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出  处:《北方论丛》2012年第3期122-126,共5页The Northern Forum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青年课题"琳达.哈琴的后现代主义诗学研究"(项目编号:12YJC752003)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数字技术的全面运用深刻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重塑了我们的文化形态。阿兰·科比认为,数字现代主义这一新的文化范式已取代后现代主义,成为新的文化主导。文本的电脑化所导致的一种新形式的文本性,在电视真人秀好莱坞三维数字动画电影、网络Web 2.0模式等诸多当代文化产品中随处可见。数字现代文化用一本正经的主体态度凸显未经任何加工的显在真实,用无休止的叙事来讲述空洞乏味的故事,并导致整体上反启蒙的文化幼稚化取向。

关 键 词:数字技术 数字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 文本性 

分 类 号:J954[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