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山大学管理学院 [2]中山大学国际商学院
出 处:《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184-194,共11页Journal of Sun Yat-sen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可转换债券融资下的委托代理与公司价值研究"(7087211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基于委托代理视角的可转债治理机制研究"(12YJc630112);中山大学青年教师起步计划(3281401)
摘 要: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是我国上市公司投资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迈尔斯(Myers,1977)、斯蒂奇(Siddiqi,2009)和史来弗与魏施尼(Shleifer and Vishny,1989)的分析框架为基础,构建的理论模型着重于分析可转债对公司无效投资行为的双向制约作用。结果表明,可转债能够实现对公司无效投资的双向治理。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2000—2008年间我国可转债发行公司为样本对可转债发行与公司投资效率改善之间的关系进行检验,经验证据支持理论模型的推断:可转债能够根据公司上年的无效投资类型调整其治理方向,并始终驱动发行公司的投资行为向最优投资值靠近。这意味着,在保持必要监管的基础上适度放开对于公司使用可转债进行融资的政策限制,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将有助于提高我国上市公司的整体投资效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