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刘文明[1]
出 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期89-94,共6页Journal of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全球史视野中的传染病:以1918年大流感为个案的研究"(09YJA77004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历史进程中多元文明互动与共生研究"(08JZD0037)
摘 要:1918年流感从美国爆发,随着参战的美军而传播到法国,并因战争环境而在欧洲肆虐和扩散。随后英国海军将流感传播到西非,造成了尼日利亚大量青壮年人口死亡,使那里因劳动力短缺和食物匮乏而改种木薯。20世纪初的世界殖民体系和世界大战使尼日利亚处于交往日益密切的"世界历史"之中,因而很快受到了外来流感的冲击,改种木薯便成为关联性历史事件"多米诺效应"中的一环,并因此具有了"世界历史性"。对于1918年尼日利亚的流感及其后的木薯种植,要置于20世纪初殖民体系和世界大战的背景下来理解。这种超越国别史的界限,从整体观和互动观出发来探讨全球化条件下历史事件的关联性,正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世界历史"。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对当今全球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29.2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