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明

作品数:49被引量:244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全球史文明帝国国史文明观念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贵州社会科学》《历史教学(下半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全球史方法与清史研究:对“新清史”中“帝国”话语的再思考
《世界历史》2024年第4期1-8,共8页刘文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9ZDA237)的阶段性成果。
20世纪80年代,全球史开始走出世界通史编纂,而逐渐发展成为历史研究的方法,相关理论探讨也发展起来。其中,伊曼纽尔·沃勒斯坦(Immanuel Wallerstein)倡导的世界体系理论、威廉·麦克尼尔(William H.McNeill)倡导的文明互动理论、菲利...
关键词:世界体系理论 清史研究 全球史 世界史 沃勒斯坦 伊曼纽尔 新清史 文明互动 
西方国际关系理论中的“文明”话语——基于中国视角的回顾与反思被引量:4
《江海学刊》2024年第1期176-185,共10页刘文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项目号:19ZDA237)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中形成了一种以“文明国家”概念为核心的“文明标准”,世界由此被划分成“文明”与“野蛮”两个部分,这种观念在西方主导的国际政治中产生了长期影响。20世纪下半叶,英国学派率先展开了对全球化时代“新文明...
关键词:文明国家 文明标准 文明冲突论 中华文明 
从全球文明观念史看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3年第11期79-80,共2页刘文明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世界就由多样性文明构成,世界历史即是各个文明共同演进的历史。从全球文明史和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理解文明多样性及不同的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文明多样性 中国式现代化 观念史 全球文明 理论与现实意义 文明交流互鉴 人类文明 现代化道路 
从全球文明观念史看中国式现代化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3年第7期12-20,共9页刘文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19ZDA237)阶段性成果。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世界就由多样性文明构成,世界历史即是各个文明共同演进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阅、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代表大会 文明冲突 文明多样性 观念史 文明交流 全球性挑战 全球文明 
帝国与历史书写笔谈被引量:1
《复印报刊资料(世界史)》2023年第6期68-93,共26页金寿福 刘文明 杨翠红 史海波 孙兴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委托项目(20@WTH017)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19ZDA237)的阶段性成果;国家民委项目“俄国民族宗教政策研究(1721-1917)”(2021-GMD-119);吉林省教育厅项目“俄国教育世俗化与社会变迁(18世纪)”的阶段性成果;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古代近东主要帝国时期(公元前1500-前500年)的历史编撰与史料诠释研究”(22ASS006);吉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世界古代的帝国与文明认同”(2018ZZ00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历史研究院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大国兴衰的历史逻辑、规律与国际秩序演进研究”(22VLS015)。
质疑古埃及新王国的帝国性质。早在一个多世纪之前,英国考古学家霍格思就在一篇谈论古埃及帝国的文章中指出,帝国最核心的要素是对领土的诉求,借助武力强行建立符合自身利益的管理机构,管控被征服的土地。根据帝国对其征服地所实施的管...
关键词:管理机构 古埃及 历史书写 自身利益 帝国 霍格思 
从全球文明观念史看中国式现代化被引量:9
《历史研究》2023年第2期18-29,共12页刘文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19ZDA237)阶段性成果。
自人类文明诞生以来,世界就由多样性文明构成,世界历史即是各个文明共同演进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全国代表大会 文明冲突 观念史 文明交流 全球性挑战 全球文明 文明互鉴 
西方“帝国年代”的文明史书写与“帝国主义”叙事被引量:3
《史学集刊》2023年第1期37-41,共5页刘文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19ZDA237)的阶段性成果。
19世纪70年代,西方国家经过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近半个世纪的技术积累,发生了第二次科技革命,以电气、内燃机、石化工业为代表的新技术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并由此加速了资本主义生产与资本的集中和垄断,从而使资本主义发展进...
关键词:石化工业 霍布斯鲍姆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科技革命 帝国主义阶段 殖民扩张 资本主义 艾瑞克 
“大清帝国”概念流变的考察
《复印报刊资料(历史学)》2022年第12期20-31,共12页刘文明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19ZDA237)阶段性成果。
西方人自14世纪以来便将古代中国描述为“empire”,日本人自19世纪初开始称清朝为“帝国”,但清政府在1895年之前从未使用这一称号。“大清帝国”是在中日交涉过程中出现并首先为李鸿章接受的“和制汉语”。此后,清政府虽偶尔使用,但主...
关键词:大清帝国 “新清史” 帝国史 中外关系 
“大清帝国”概念流变的考察被引量:1
《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12期36-38,共3页刘文明 
欧洲人自中世纪晚期以来时常将类似于罗马帝国那样疆域辽阔的大国称作“empire”,对古代中国也是如此。但中国历代统治者在1895年之前从来没有自称为“帝国”统治者,当代学者以具有外来“empire”含义的“帝国”概念来指称古代中国,是...
关键词:大清帝国 话语环境 历史情境 清史研究 中世纪晚期 历代统治者 罗马帝国 当代学者 
文化自觉与世界文明史书写被引量:2
《史学理论研究》2022年第6期138-145,160,共9页刘文明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西方史学史谱系中的文明史范式研究”(项目编号:19ZDA237)的阶段性成果。
世界文明史的书写历史表明,在“西方中心论”的影响下,19世纪西方的世界文明史著作都不同程度地表现出以欧洲为中心的“自我”膨胀,而20世纪初作为舶来品的世界文明史在中国则表现为以欧洲为中心的“自我”丧失。但是,一些西方学者对西...
关键词:世界文明史 文明反思 文化自觉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