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机构地区:[1]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
出 处:《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2年第5期165-166,共2页Modern Communication(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摘 要:"第三者效果假说"(The Third-Person Effect Hypothesis)由戴维森(W.Phillips Davison)在其《传播的第三者效果》(1983年)一文中提出。其假设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和高估大众媒介的消息对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该假设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关 键 词:第三者效果 大众传播 心理学角度 心理机制 原因 社会 大众媒介 戴维森
分 类 号:B849[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