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胡金旺[1]
机构地区:[1]宜宾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出 处:《中州学刊》2012年第3期129-133,共5页Academic Journal of Zhongzhou
基 金:2010年度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科研基地项目<苏轼与王安石哲学思想比较研究>(10ZX007)
摘 要:苏轼用道与易的关系来构建其哲学体系。他认为本体之道只有通过易才能体认,悟道的关键是要做到无心。无心有三种含义,因此,悟道的方式也有三种。在第三种方式的悟道中,苏轼将实践的效果提升到本体的高度,凸显了他哲学的独特品质与价值。性情论是苏轼哲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也是内在于道与易这个结构体系之中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