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慧存[1]
机构地区:[1]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河南开封475001
出 处:《史学月刊》2012年第6期12-19,共8页Journal of Historical Science
摘 要:"朝隐"又称"大隐",是身在朝堂之上仍能追求相对的独立人格的一种隐逸方式。在隐逸发展史上,"朝隐"概念的提出与西汉东方朔有着密切的关系。东方朔"朝隐"思想的出现,反映了秦汉士人在出仕与归隐这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之间进退两难的现实处境,同时也表现了传统隐逸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某种发展。"朝隐"思想的出现,显示古代士人在专制体制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对仕、隐之间绝对对立价值取向进行调适的一种尝试。通过对东方朔"朝隐"思想渊源、内容、影响诸方面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专制政体对士人情感状态和行为方式演变所产生的重要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