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士军[1,2]
机构地区:[1]吉林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吉林四平136000 [2]黑龙江大学哲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
出 处:《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7期26-27,共2页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基 金: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资助项目"西方历史上诗与哲学的论争"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2512228
摘 要:"诗与哲学之争"可以说是西方思想史上的一个古老却又历久弥新的话题,诗与哲学的论争中时时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诗与哲学,无论谁主沉浮,都是指向人类生存的终极关怀。当下从审美现代性的视角来重新审视这一古老命题,不论是哲学对诗的压制,抑或是诗对哲学的反抗,都具有强烈的现实色彩。当下,艺术与审美则在某种意义上历史地承担了对身处现代生活中的人们进行心灵"审美救赎"的重任。诗歌可以说从审美现代性的维度实现着对人们精神层面的"审美救赎"。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