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的图像——明清徽州雕刻与社会教化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陈庆军[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艺术学院

出  处:《美术观察》2012年第7期112-112,共1页Art Observation

基  金:安徽大学"国家211三期"建设项目"徽学与地域文化"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徽州工艺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编号06JJD760001

摘  要:如果说明清时期徽州雕刻纯粹是出于耳目之娱的审美需要,显然难以接近历史的真实。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就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的图像社会教化功能,张氏所言的“画者”不仅指文人精英的绘画艺术,同样也包含民间艺术中的视觉图像。素有“东南邹鲁”之称的徽州,

关 键 词:社会教化功能 视觉图像 明清时期 徽州 雕刻 《历代名画记》 道德 审美需要 

分 类 号:J305[艺术—美术]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