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军

作品数:17被引量:4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装饰图像徽州建筑徽州文化装饰研究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建筑科学文化科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美与时代(美学)(下)》《装饰》《长江丛刊》《美术观察》更多>>
所获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英国古堡到徽州民居─英国旅游体验中的设计介入及其启示被引量:3
《装饰》2017年第11期115-117,共3页陈庆军 
2017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编号:AHSKY2017D18);2016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SK2016A004)阶段性研究成果
英国古城堡旅游体验中的设计介入对我国徽州古民居旅游体验的升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设计介入旨在对潜在旅游资源进行激活和转译,实现旅游资源的价值放大,其中涉及空间、陈列、信息、产品、数字媒体等多个设计门类与方法。系统化的设...
关键词:英国古城堡 徽州民居 旅游体验 设计介入 
未来设计,与人工智能同行被引量:10
《美术观察》2017年第10期16-17,共2页陈庆军 
对于人类未来的改变,没有任何一种技术或观念如“人工智能”这样受到全球的关注和讨论。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都在谋划如何与人工智能“牵手”以开辟新的疆域。发轫于19世纪中叶的现代艺术设计,
关键词:现代艺术设计 人工智能 同行 19世纪中叶 人类未来 学科 
以意构象——传统剪纸文化思维之于当代平面设计的启示
《长江丛刊》2017年第23期29-29,34,共2页田园 陈庆军 
安徽大学2016年校级应用性教学示范课程“装饰基础”课题资助,项目编号:J10118444022
剪纸作为华夏文明的代表艺术之一,是当代设计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灵感源泉,经过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剪纸已经自成一套创作思维方式——以意构象。本文通过对意象思维本质的论述,研究传统剪纸艺术的意象文化现象,挖掘本国民族的根源...
关键词:意象 剪纸文化 设计 思维 灵感 
转型时代与设计转型被引量:1
《美术观察》2016年第10期7-8,共2页陈庆军 
说到设计的价值和意义,通常会看见“设计让生活更美好”、“设计让城市更美好”一类有如标语的赞颂。设计带来的“美”应该偏向于装饰,最典型的莫过于生活居家装饰,确切地说,设计产生的“好”倾向于设计的功能性,如产品设计。优秀...
关键词:产品设计 转型时代 商业环境 装饰 美好 生活 “美” “好” 
徽州文化的另一种表达——创意产业视野中的徽州文化价值被引量:9
《学术界》2016年第3期178-184,共7页陈庆军 
"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项目代码:33190246);"2016年度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项目编号:SK2016A004)资助
如果说徽学研究是在学术领域以文字为本体表达徽州,那么文化创意则是以形象为中心对徽州进行另一种表达,文本与视觉,并驾齐驱地在精英学术和大众文化两个层级构筑徽州文化的表述结构。徽州文化所具有的文化资本和创意生态的潜在价值,可...
关键词:徽州文化 创意产业 视觉文化 图像 
承志堂装饰的民间幻像——《唐肃宗宴官图》的形式与意义被引量:1
《装饰》2015年第8期104-106,共3页陈庆军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4YJC760007;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项目代码:02303319
《唐肃宗宴官图》是徽州承志堂装饰中的重要图像内容,不仅具有精湛的雕刻工艺,而且画面内容直接指向房屋主人汪定贵的人生经历和精神世界。将帝王将相和凡夫俗子进行组合的图像设计,隐含了汪定贵对权贵与精英生活的热切向往,也是徽商群...
关键词:唐肃宗宴官图 承志堂 建筑装饰 
契约与装饰──明清徽州营造活动的行为规约被引量:2
《装饰》2015年第1期102-104,共3页陈庆军 
安徽大学博士科研启动经费项目(项目代码:02303319)
徽州建筑集群的背后,是明清时期一场浩大的民间营造活动,而以往的研究更侧重于徽州建筑的形式和风格等视觉层面的探索,对于徽州的营造规约与意匠鲜有触及。本文立足于已发现的徽州建筑文书笔记,从徽州文书传统、徽商与工匠在营造活动中...
关键词:徽州建筑 徽商 建筑文书 营造活动 契约 
回归乡土的重生:乡村建设中民间美术的机遇被引量:5
《美术观察》2014年第10期15-16,共2页陈庆军 
在三十余年快速的现代化进程中,民间美术与乡村命运一样,一度被时代大幕所遮蔽.后工业化时代悄然来临的同时,经济与城市建设的高速推进,偶尔会让人们产生精神上的不适,在“等一等灵魂”的警醒中,乡韵与乡愁被认为是一剂良方,几近凋零的...
关键词:民间美术 乡村建设 乡土 回归 后工业化时代 现代化进程 城市建设 观念变革 
道德的图像——明清徽州雕刻与社会教化被引量:2
《美术观察》2012年第7期112-112,共1页陈庆军 
安徽大学"国家211三期"建设项目"徽学与地域文化"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徽州工艺的艺术特色和社会价值>;编号06JJD760001
如果说明清时期徽州雕刻纯粹是出于耳目之娱的审美需要,显然难以接近历史的真实。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就指出“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的图像社会教化功能,张氏所言的“画者”不仅指文人精英的绘画艺术,同样也包含民间...
关键词:社会教化功能 视觉图像 明清时期 徽州 雕刻 《历代名画记》 道德 审美需要 
艺术家在社会转型中的担当意识
《美术观察》2012年第5期11-12,共2页陈庆军 
在我国,历经三十余年的改革升放和经济建设,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的诸多现实命题横亘于前进的道路中,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弊端日益明显,民众价值观念的潜在变化时而触动着社会的神经。
关键词:社会转型 艺术家 意识 经济增长模式 经济建设 经济发展 价值观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