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德性伦理的失语与重建——以京剧《四郎探母》的现代接受为例  被引量:1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耿传明[1] 秦彬[1] 

机构地区:[1]南开大学文学院,天津370001

出  处:《东岳论丛》2012年第6期34-38,共5页DongYue Tribune

基  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中国乌托邦小说研究"(编号:07BZW052)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家庭本位的传统德性伦理文化与个人本位的"现代性"社会秩序格格不入,但前者能在现代社会存在必有其合法性依据,它经历了被压抑、文化突围到跨语境接受的过程,显示了德性伦理的个人选择性和民众文化心理的稳定性特点。"现代性"的理性主义法则不足以完全取代传统的德性伦理,因此促进传统德性伦理的现代转型、重建就成为现代性文化建设中的题中应有之意。京剧《四郎探母》现代接受之路为我们提供了文化转型的很好范式。

关 键 词:德性伦理 《四郎探母》 文化心理 

分 类 号:I207.32[文学—中国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