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偏差在大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产生原因  被引量: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璐玚[1] 闫名驰[1] 

机构地区:[1]吉林大学文学院

出  处:《新闻知识》2012年第6期40-42,共3页News Research

基  金: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探究传播偏差在新闻报道中对大众意识的负向功能"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11A12012

摘  要:传播偏差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信息失真现象。具体说来,它指的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发生了非主观性的再次编码或者解码,使得传播偏离了传播者的原有意图,没有达到预期传播效果而是导致了其他非预期的结果。这种信息失真现象的产生可能是在传播环节发生的,也可能是在接收环节产生的。而在大众传播过程中,由于其过程的不可控性,导致作为其主要渠道之一的新闻报道也具有不可控性,因此传播偏差现象也存在于新闻传播领域。究其原因,既包括由于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传播模式、利益诉求、从业者素养等传播主体的原因,又包括因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如政治形态、受众知识水平等因素对信息接收造成的倾向性引导。信息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明确信息在新闻报道过程中发生偏差的原因及其偏转过程,有助于传播主体更好地掌握新闻报道的运作机理,也可以帮助传播主体尽可能准确地通过新闻报道传播信息、避免非主观错误的引导。

关 键 词:传播偏差 新闻报道 框架 

分 类 号:G206[文化科学—传播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