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玚

作品数:6被引量:9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新闻报道大众媒介SNS内隐刻板印象社交网络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新闻知识》《赤子》《今传媒》《新闻传播》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时代背景下广告与体育新闻关系探究
《现代商业》2012年第26期287-287,共1页李璐玚 
随着市场经济与媒体行业的不断发展,体育新闻与广告在传播学的范畴有了更大的交集。"体育新闻广告"也在各种媒介载体中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发挥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广告 体育新闻 传播媒介 利益诉求 
论网络媒体报道中对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害
《今传媒》2012年第8期34-35,共2页李璐玚 
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便捷、信息传播更加迅速、普通人的言论自由更有渠道得到表达。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这个网络媒体信息爆炸的"碎片化"语境时代,对隐私权特别是公众人物隐私权的侵害现象是存在的。在网络环境...
关键词:网络媒体 公众人物 隐私权 隐私权保护 
浅析《十四行集》中冯至的“生死意识”及其具象表现
《赤子》2012年第6期52-52,共1页李璐玚 
“生死意识”是冯至存在主义诗歌的一个基本主题,在其《十四行集》中,更是以诗人独特的生命体验为“生死意识”做了完美的诠释。“生死意识”可以解读为对生命与死亡的态度意识及基本认知,以及由生命体验之后带来的独特沉思等。这种...
关键词:冯至 《十四行集》 生死意识 诗性解读 
传播偏差在大众媒介传播过程中的产生原因被引量:8
《新闻知识》2012年第6期40-42,共3页李璐玚 闫名驰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探究传播偏差在新闻报道中对大众意识的负向功能"结项成果项目编号:2011A12012
传播偏差是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一种信息失真现象。具体说来,它指的是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某些环节发生了非主观性的再次编码或者解码,使得传播偏离了传播者的原有意图,没有达到预期传播效果而是导致了其他非预期的结果。这种信息失真...
关键词:传播偏差 新闻报道 框架 
浅论“放逐”文学母题在台港文学作品中的体现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第1期43-44,共2页李璐玚 
"放逐"母题作为文学史上众多的母题之一,受着作家群体的推崇与评论家群体的争相讨论,二十世纪的台港文学舞台也活跃着这样一个"放逐"母题所构成的隐性作品群,他们用放逐感书写内心,用人与时空的变化感表达凄凉,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重构...
关键词:放逐 文学母题 台港文学 
SNS社交网络对大学生行为的内隐刻板印象影响探究被引量:1
《新闻传播》2011年第12期127-128,共2页李璐玚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探究传播偏差在新闻报道中对磊众意识的负向功能>的阶段性成果
SNS,全称SocialNetworkingServices,即社会性网络服务,专指旨在帮助人们建立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应用服务。由于SNS采用实名制,朋友圈之间不存在所谓网络的"假面具",利用网络这一低廉而快速的平台,使得建立人脉网络的成本进一步降低,因...
关键词:SNS 大学生行为 内隐刻板印象 社交网络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