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日[1] 孙国庆[1] 沙筠[1] 骆俊[1] 郦永平[2]
机构地区:[1]江苏建康职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36 [2]江苏省中医院,江苏南京210036
出 处:《新中医》2012年第7期36-37,共2页New Chinese Medicine
基 金:江苏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编号:LB09065)
摘 要:目的:观察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及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将200例经胃镜、病理诊断为肠化型萎缩性胃炎的病例,按中医辨证分为脾胃湿热、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证型,同时观察患者性别、年龄、胃黏膜萎缩程度、有无局部淋巴增生和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各中医证型的百分比依次为脾胃湿热证42.50%,脾胃虚弱证29.50%,肝胃不和证21.00%,胃络瘀血证4.00%,胃阴不足证3.00%;其中脾胃湿热证胃黏膜中、重度萎缩显著高于轻度萎缩(P<0.05);各证型Hp检出率显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热证、肝胃不和证,分别为56.47%、52.54%、30.95%,脾胃湿热证与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3种证型间有显著性差异(χ2=7.65,P<0.05),脾胃湿热证患者Hp检出率显著高于肝胃不和证患者(P<0.05);脾胃虚弱证患者Hp检出率显著高于肝胃不和证患者(P<0.05);脾胃湿热证与脾胃虚弱证患者Hp检出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以脾胃湿热证最多见。
关 键 词:肠化型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中医证型 脾胃湿热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