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灾害现场考察的科普意义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邹文卫[1] 胡平[1] 

机构地区:[1]北京市地震局,北京100080

出  处:《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6期257-257,共1页Recent Developments in World Seismology

摘  要:大地震往往几十年一遇,而且我国不同地区的地震模式和破坏形式各不相同。大震之后,各种伴生自然现象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失。地表破坏形态难以保持原貌,各种工程震害现象因地震救援和恢复重建等而不复存在。因此,每一次大的地震灾害后及时组织开展科学考察,总结经验及教训,对认识地震灾害规律,提高今后防震减灾工作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大震灾害考察中包括防震减灾科普方面的内容,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 键 词:地震灾害 科普 防震减灾工作 破坏形式 地震模式 自然现象 破坏形态 恢复重建 

分 类 号:P315.9[天文地球—地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