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现象

作品数:4740被引量:1912H指数:1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钱兆华王军翔陈志伟陈征张玉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清华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惊蛰到,春耕起
《农民文摘》2025年第3期1-1,共1页矫友田 
每年3月5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45度时为惊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对其如此解释:“万物出乎震,震为雷,故曰惊蛰。是蛰虫惊而出走矣。”意指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中冬眠的动物。这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晋代诗人陶渊明有诗曰:“仲...
关键词:诗人陶渊明 七十二候 自然现象 惊蛰 
杨帅斌:用热爱点亮地理课堂
《教育家》2025年第9期23-25,共3页周佳珂 
在北京市十一学校学生的眼中,地理老师杨帅斌的课堂从不止于教室。这位“90后”教师既能用粉笔在黑板上精准绘制地质剖面,也能行走在研学路上教学生识别各种自然现象。从教室里的岩石、植物标本到郊外的地貌观测,从手绘的漫画版地理知...
关键词:植物标本 地理课堂 地质剖面 地理知识点 实践证明 自然现象 教室 
晷影至原子,时光之轮回:漫谈古今时间计量
《中国计量》2025年第3期17-18,共2页王伯宇 
时间计量,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成就之一,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从最初依赖自然现象到如今的高科技精密计量仪器,时间计量器具的演变就像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不断地向后世展示我们对“时间”的认知和驾驭历程。1初识天日,暑影告时。
关键词:时间计量 计量器具 人类文明 精密计量 高科技 自然现象 发展史 伟大成就 
露、霜、雪的区别
《发明与创新(下旬刊)》2025年第3期52-52,共1页
二十四节气中,霜降、寒露和大雪等都反映了气温下降带来的变化。从气象学上看,霜和露的形成机制大体相似,都是空气中水分达到饱和时析出的自然现象。气温降到一定程度,空气中多余的水分会由气态转换为液态或固态,形成霜和露。
关键词:二十四节气 气象学 自然现象 气温 水分 
《建筑电气》2025年第2期3-3,共1页孙兰 
在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雷电防护行业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雷电防护集合了多种技术,为人类舒适、高效的工作与生活筑牢安全防线。但雷电作为自然现象,给建筑、新能源等领域带来极大安全隐患,防护工作至关重要。
关键词:防护工作 雷电防护 安全防线 新能源 现代社会生活 安全隐患 自然现象 工作与生活 
可控核聚变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现代物理知识》2025年第1期50-57,共8页李建刚 
一、聚变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在探索宇宙奥秘与解决能源危机的双重驱动下,人类将目光投向了核聚变——这一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终极能源解决方案。核聚变,作为自然界中恒星发光发热的基本原理,其能量释放巨大且几乎无放射性废物产生,理...
关键词:能源危机 能量释放 能源解决方案 放射性废物 可控核聚变 科学技术 自然现象 双重驱动 
日出东方,万物生辉
《走向世界》2025年第5期54-59,共6页郭晓娟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自古以来,中国人对清晨时光极为珍视,赋予日出时刻许多诗意与雅致的称呼,“晨曦”“朝阳”“破晓”等便表达了古人对这一美好时刻的赞美之情。日出,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心灵的触动和情感的寄...
关键词:齐鲁大地 一日之计 自然现象 日出 
数学之美:探索数学中的对称与规律
《科学之友》2025年第2期138-139,共2页张步霞 
数学,这门追求抽象与逻辑的学科,在很多人眼中可能显得枯燥与复杂。然而,当我们深入其中,会发现数学并非只有冰冷的公式和数字,它还蕴含一种令人着迷的美。这种美源于数学中的对称与规律,它们构成了数学世界的基石,让数学成为了一门充...
关键词:数学之美 函数图像 实用性 自然现象 几何图形 对称性 普适性 
绚丽的极光
《科学启蒙》2025年第1期26-27,共2页周文婷 
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曾记载一种名叫“烛阴”的神兽,称其“身长千里……人面,蛇身,赤色,居钟山下”。听起来这种神兽是不是格外吓人?其实,这只是古人对极光的一种艺术性描写。我们对极光这一特殊的自然现象有着各种好奇。如今,在...
关键词:神兽 山海经 极光 自然现象 海外北经 艺术性 现代科技 
小话筒探知大科学 科学小记者访谈大科学家
《知识就是力量》2025年第1期70-73,共4页
充满年轻活力的心灵怀揣着对未知世界的渴望,若与科学家相遇,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2024年12月23日至24日,《知识就是力量》的科学小记者怀着满腹疑问,踏上了向大科学家寻觅答案之旅。中国工程院院士、气象专家许健民Q您认为自己在气象研...
关键词:中国工程院院士 气象研究 物理原因 未知世界 自然现象 科学家 记者 总体目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