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妨碍调解成功的当事人心理偏误及排除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婧[1] 

机构地区:[1]吉林省高级人民法院

出  处:《法律适用》2012年第7期106-110,共5页Journal of Law Application

摘  要: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调解是法官与当事人之间进行心理互动的过程,是法官在查清事实、辨明是非的基础上,通过信息传递和积极引导,对当事人的心理状态施以有效影响,使当事人在对案件予以正确认知和评价的基础上达成调解协议的过程。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进行的谈判,则是当事人就利益不同而进行的协商,目的在于调节当事人之间就备择方案集合选择时所产生的选择冲突。谈判,不仅涉及认知过程,它还是一种混合动机互动.因为谈判者在让步以达成协议的同时,还要为己方争取更有利的交易。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而进行的谈判一旦失败,就意味着调解失败,而这种失败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能克服因认知、动机、情感因素的负面影响而形成的心理偏误。因此,在调解过程中,了解当事人存在的心理偏误并采取措施予以排除对于促成调解尤为重要。

关 键 词:心理学角度 调解协议 当事人 偏误 成功 认知过程 谈判者 心理互动 

分 类 号:D925.1[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