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池肇春[1]
机构地区:[1]青岛海洋大学附属医院青岛市市立医院消化内科,266071
出 处:《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年第19期1-3,13,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Postgraduates of Medicine
摘 要:以往将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BD),经过几十年的研究与观察,此两种疾病虽有许多共同点,但在病因学、免疫学、分子机制、病理生理与病理及治疗等方面有许多差异,逐渐倾向于可能为各自独立的疾病。虽然溃疡性结肠炎癌变(不典型增生一癌)发生率比克罗恩病高很多,但前者手术切除结肠有望获得治愈。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高于克罗恩病,为每年1.2-20.3例/10万人,并且其患病率每年7.6-206.0例/10万人。从世界范围看,北欧和北美的人群发病率高,而亚洲地区发病率较低,但我国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原因有待探讨。现就溃疡性结肠炎发病的分子机制进展作一阐述。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7.22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