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谭晓丽[1]
机构地区:[1]衡阳师范学院
出 处:《中国翻译》2012年第4期75-79,共5页Chinese Translators Journal
基 金:湖南省社科基金"安乐哲典籍英译研究"(2010WHL008);衡阳师范学院启动项目"安乐哲中国典籍合作英译研究"(11B50)的联合资助
摘 要:安乐哲、郝大维儒家典籍的哲学英译引起了海内外的持续关注和不同评论。本文以他们的《中庸》译本为例,分析译者对待儒学典籍的态度和方法,揭示了译本所代表的美国"中国学"学者的实用主义思想。分析显示,安、郝两位译者拒绝对《中庸》的核心术语作本质主义的解读和翻译,通过"天"、"诚"等关键词的翻译把《中庸》全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表达儒家的宇宙观和道德形上说。同时,译者又倚重西方汉学家及海外新儒家的诠释,以寻求经典对当下西方社会的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