呻吟背后的秘密——《地下室手记》的“对话性”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冉[1] 

机构地区:[1]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北京100875

出  处:《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6期133-134,共2页

摘  要: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小说创作来看,《地下室笔记》是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它预示着陀氏的创作由人道主义关怀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本文将结合《地下室手记》第一部分的内容,阐明"对话性"的构成机制是消解主人公形象,将全部的外在世界转化为自我意识,以此突破"独白型"小说封闭式的局限,最终达到小说所关联的所有虚构和实在主体的平等自由地探讨和认同。

关 键 词:“对话性” 消解自我 客体纳入 

分 类 号:I106[文学—世界文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