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冉

作品数:5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寒夜》《地下室手记》《伤逝》叙事语言心路历程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神州》《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文学界(理论版)》《红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2013年中国文学的基本状况
《红岩》2014年第S1期75-89,共15页张柠 董外平 曾念长 霍艳 李慧君 李楠 李壮 李冬雪 李冉 杜思聪 
时间:2013年12月8日地点: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教研室张柠:今天的对话,主要讨论2012年年底至2013年年底这一时段中国文学的基本状况。我觉得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一是文学创作的情况;二是引人注目的热点文学问题;三是...
关键词:中国文学 小说情节 网络文学作品 颜歌 诗歌理论 叙事语言 乡村文明 苏童 网络诗歌 精英文学 
从隐喻到信息——谈“微博现场”的形成
《文艺生活(下旬刊)》2012年第7期282-282,共1页李冉 
“微博”时代的到来,标志着一个用语言和文字支撑起的“现场”基本形成。“微博现场”打通了一个循环的发声体系,开放性的时间和空间平台让信息世界终于开始呈现出球体的形状。
关键词:“微博” “现场” 信息 
隐秘的女性意识——浅析《红豆》中的江玫形象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2年第7期94-94,共1页李冉 
江玫是十七年文学中出现的"另类"女革命形象,她的成长并不符合"革命战胜爱情"的一般模式。她被作为真正的女性进行书写,闪耀着女性的柔美光辉,体现了作者被压抑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江玫 齐虹 女性意识 
美丽的荆棘路——从《伤逝》到《寒夜》浅谈女性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
《神州》2012年第20期8-8,共1页李冉 
从《伤逝》里的子君到《寒夜》里的树生,她们的心路历程唤醒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觉醒。这两个典型的人物形象都展现出中国女性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和"中国性"特征,但树生比子君更进一步。遗憾的是,两人最终都没有摆脱悲剧...
关键词:子君 树生 现代性 中国性 
呻吟背后的秘密——《地下室手记》的“对话性”分析
《文学界(理论版)》2012年第6期133-134,共2页李冉 
从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小说创作来看,《地下室笔记》是一部具有转折意义的作品,它预示着陀氏的创作由人道主义关怀进入到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辨。本文将结合《地下室手记》第一部分的内容,阐明"对话性"的构成机制是消解主人公形象,将全部...
关键词:“对话性” 消解自我 客体纳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