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动画“民族化”利弊浅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南[1] 邱晓岩[2] 孙哲[3] 

机构地区:[1]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 [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系 [3]成都学院动画系

出  处:《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81-84,101,共5页Journal of PLA Art Academy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2010年度规划项目"中国动画的主要缺失与对策研究"(10YJA760028);四川省教育厅四川动漫研究中心项目(20111108);西南民族大学2011年研究生学位点建设项目(2011XWD-S0504)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坚持"动画民族化"有利于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神话、童话、成语、谚语题材和少数民族题材的发掘与利用,但却不利于现实、未来、小动物与架空题材的展现。在动画产业化潮流中,抛弃极端的"民族化"口号,将有利于解放思想,丰富动画题材,加快与国外先进动画技术的对接,学习国外成功模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洋为中用"。

关 键 词:民族化 故事模式 中国元素 

分 类 号:J021[艺术—艺术理论]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