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许建良[1]
出 处:《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第7期1-7,共7页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和谐社会视域下道家俭约之德及其意义研究"(项目编号10YJA720036);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谐社会建设的法家道德资源研究"(项目编号08BZX060)系列成果之一
摘 要:虽然在最为根本的意义上,因循行为的理由在万物内在自能机制的内置,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层面上,它也并非毫无规矩之举。具体而言,必须依据自然之道,坚守"无事"的规则,实践开始于"物至而应"的应对,虽然是"舍己而以物为法者"的实际切入,但终结于"应物而不移"的物我共作共存的双赢的效应境遇,是一种因随外物而制御外物的动态实践。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