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陈泽环[1]
出 处:《哲学动态》2012年第7期33-38,共6页Philosophical Trends
基 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0YJA720009);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1BZX05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在人权,即人的“权利”问题上,“以尊严为中心的话语体系将人的权利和义务和谐统一起来,要比单纯的权利话语更有优势。”…这一观点的提出,可以视作我国当代人权理论研究的新成果。令人感兴趣的是,早在近一个世纪之前,施韦泽就发挥了类似思想。鉴于此,本文拟以施韦泽的责任奉献与自由个性的对立统一观念为基本线索,从权利的基础是人道、作为个人和自由人而奉献、伦理的个人伦理提升社会的伦理三个方面,对施韦泽的人权伦理思想做一初步探讨,期望为推进中国人权思想的研究与实践提供一些借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