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马立军[1,2]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710000 [2]陕西科技大学外国语与传播学院,710021
出 处:《文艺评论》2012年第8期36-40,共5页Literature and Art Criticism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北朝墓志文体与北朝文化"(编号:09CZW022)阶段性成果;陕西科技大学"学术骨干培养计划"资助
摘 要:文学创作与其时代文化密不可分,这是一条规律,墓志也不例外。长期以来,学界多从文体间影响和魏晋时期的制度等方面着眼,探讨墓志发展、转型的原因,一些结论启人深思。然而我们也已确认,墓志的定型是在南北朝时期才实现的。那么,在此期间墓志体制是否仅仅是延续和完善而无变化、创造?换言之,南北朝时期的墓志写作,是否与其时的文化存在关联?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但具体情形如何,学界目前还缺乏具体阐释。以笔者观察而论,此事既有深究的必要,同时也要考量着手的途径。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6.5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