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朱红[1]
出 处:《语文研究》2012年第3期29-33,共5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文科基地项目"基于语言发生论和接触论的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编号:WJ2010001);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编号:2011lslktwx-45)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文章以《仪礼》《诗经·国风》《国语》《左传》为语料,分别探讨了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和春秋末期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并得出结论:春秋早期和中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春秋末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和"吾"。春秋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余(予)"都可兼表单复数语义,称数含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殷商和西周汉语加大。春秋末期汉语中首次出现了借助名词辅助说明复数语义的"吾侪"这一形式。这种新的复数表达形式是中古以后复数词缀产生的前提,在汉语称数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