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朱红[1] 

机构地区:[1]渤海大学国际交流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出  处:《语文研究》2012年第3期29-33,共5页Linguistic Research

基  金:辽宁省教育厅文科基地项目"基于语言发生论和接触论的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编号:WJ2010001);辽宁省社科联项目"先秦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研究"(项目编号:2011lslktwx-45)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文章以《仪礼》《诗经·国风》《国语》《左传》为语料,分别探讨了春秋早期、春秋中期和春秋末期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并得出结论:春秋早期和中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春秋末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主体为"我"和"吾"。春秋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余(予)"都可兼表单复数语义,称数含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程度较殷商和西周汉语加大。春秋末期汉语中首次出现了借助名词辅助说明复数语义的"吾侪"这一形式。这种新的复数表达形式是中古以后复数词缀产生的前提,在汉语称数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关 键 词:春秋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 

分 类 号:H141[语言文字—汉语]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