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数

作品数:59被引量:9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张玉金胡伟邹秋珍徐春兰朱红更多>>
相关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古籍整理研究学刊》《古汉语研究》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立项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兼爱”与“称数”——荀子对墨子思想的批评被引量:4
《临沂大学学报》2016年第6期18-27,共10页东方朔 
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荀子的政治哲学研究(15AZX010)研究成果;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差等秩序与公道世界"(13JYA720011);上海市社科基金项目:荀子的公正观及其当代意义研究"
本文所讨论的主题是荀子对墨子思想的批评与反省,而重点则集中于"差等"与"兼爱"方面。墨子的兼爱并非不讲差等;同时,墨子兼爱所表现的"平等"也并非是一确定的理论主张。荀子以差等反对墨子兼爱之僈差等的真正用意在于墨子兼爱理论之"节...
关键词:兼爱 称数 荀子 墨子 
《颜氏家训》五类称数法考察被引量:1
《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52-56,74,共6页陈明富 
《颜氏家训》中数量词较为丰富,有整数、零数、约数、虚数、分数、序数、频率等不同的类别,其中就约数、虚数、分数、序数、频率几类数量而言,在称数时主要使用数量词,也使用非数量词,它们在称数时句法功能又有所不同。这种称数特点基...
关键词:颜氏家训 称数法 数量词 句法功能 
战国文学作品第一人称代词称数问题探讨
《作家》2014年第05X期177-178,共2页朱红 
2013年辽宁省教育厅一般项目“新进刊出战国楚简代词研究”(W2013164)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文章以战国传世文献《孟子》和出土文献《郭店楚简》、《上博简》为研究语料,考察战国中后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的称数情况。得出结论为:战国中后期汉语第一人称代词"我"、"吾"在称数方面没有区别,都可表示单复数语义。第一人称代词"余(...
关键词:战国汉语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 
新技术称数秒即可解析DNA
《黑龙江科学》2014年第10期I0004-I0004,共1页
DNA是承载着生命信息的物质,在细胞内以双螺旋链的形式存在,对其进行分离、解析是一件非常烦琐耗时的工作。分离DNA需要根据DNA链的长短使用不同的材料,这使得现有的DNA分离、解析技术最短需要数十个小时。而名古屋大学研究生院的一...
关键词:DNA 新技术 解析 名古屋大学 生命信息 研究生院 分离 
《大唐西域记》第一人称代词研究被引量:2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67-69,共3页张艳华 
新疆师范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ZYW2012003);自治区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新疆师范大学西域文史研究中心招标课题(项目编号:XJEDU040212B04)
《大唐西域记》成书于贞观二十年,由玄奘口述、弟子辨机撰写成书,记述了玄奘西行求法的所见所闻。由于其特殊的语体形式(即有对国家部分的客观记述,又有对传说部分的生动描写),它为我们研究唐初时期的语言提供了丰富的语料。本文以《大...
关键词:《大唐西域记》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 句法功能 
汉语称数法历时研究的一个坐标——读《中古汉语称数法研究》被引量:1
《梧州学院学报》2014年第1期78-81,共4页孙婉 
《中古汉语称数法研究》一书分绪论、数词的句法功能、基数与序数、倍数与分数、概数与问数、称数法专题六个部分,全面描写了中古汉语称数法的类型和相关称数专题,综述全面,语料详实,方法恰当,结论可信,新见纷呈,可作为汉语称数法历时...
关键词:中古汉语 称数法 语法史 
《金刚经》中的称数法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3年第9期42-44,共3页左亚楠 
本文以《金刚经》为文本,主要从对数词"一"的研究、经文中特有的数目词、总括数词形式的表达、大数形式的表达、逐指现象、序数词的发展、《金刚经》称数法的特点等七个方面做具体分析阐述,展现《金刚经》中特有的称数现象。
关键词:《金刚经》 称数法 数词 语法研究 
《孟子》第一人称代词研究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2期97-103,共7页张丁莹 张玉金 
《孟子》中出现过的第一人称代词有"余(予)"、"朕"、"我"和"吾"。其中,"余(予)"和"朕"已是古语词,使用频率低。"我"和"吾"使用频率最高且以表单数为主;在句法功能方面,"我"的功能较齐全,而"吾"只可作主语和定语,分工已较为明确。
关键词:孟子 第一人称代词 称数 句法功能 
美国科学家称数百亿年后宇宙有灾难
《中国科技信息》2013年第5期2-2,共1页
发现被称作“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是2012年最重要的科学进展之一。不过美国科学家目前表示,基于相关发现中所获数据的计算产生了一个坏消息.即宇宙可能会在数百亿年后面临一场灾难。
关键词:美国科学家 灾难 宇宙 希格斯玻色子 科学进展 
美国科学家称数百亿年后宇宙有灾难
《物理教师》2013年第3期45-45,共1页
希格斯玻色子是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在上世纪60年代的理论研究中预言的粒子,是物质的质量之源,其他粒子在希格斯玻色子构成的“海洋”中游弋,受其作用而产生惯性,最终才有了质量。由于希格斯玻色子它难以寻觅又极为重要,也被...
关键词:美国科学家 灾难 宇宙 希格斯玻色子 物理学家 科学进展 粒子 质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