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金

作品数:114被引量:263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甲骨文出土战国文献第一人称代词西周汉语殷墟甲骨文更多>>
发文领域: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长江学术》《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语文研究》《出土文献》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广州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殷墟甲骨文“乍(作)”的意义及用法
《中国语文》2025年第2期232-246,256,共16页张玉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17ZDA299)的阶段性成果;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甲骨文字词合编”(G302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研究了殷墟甲骨文中“乍(作)”的意义和用法。“乍(作)”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名词“乍(作)”可用作人名。动词“乍(作)”有制作、酿造、铸造,建造、兴建,制造、为,建立、创建,开垦,兴起、发动,进行、举行等七个义项。殷墟甲骨文...
关键词:甲骨文 乍(作) 意义 
发挥出土文献优势,探究历史语言原貌——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张玉金教授访谈被引量:1
《社会科学家》2023年第12期3-6,9,共5页张玉金 乔盼峰 唐韵萌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项目编号:17ZDA299);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甲骨文字词合编”(项目编号:G3021)的阶段性成果
不少传世文献的年代问题聚讼纷纭,因此它们所记录的语言的时代也成了问题;传世文献屡经传抄刊刻,错误很多,有的经过改写删节,几乎面目全非。出土文献时代地域明确、保持语言原貌,对于文字学、音韵学、词汇学、语法学等学科的研究都具有...
关键词:出土文献 历史语言 语言研究 语言原貌 
2023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分析
《语文月刊》2023年第8期3-9,共7页张玉金 
2023年广东省所使用的高考语文试卷是新课标Ⅰ卷。其中作文试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
关键词:高考语文 启迪智慧 触动心灵 作文分析 作文试题 新课标Ⅰ卷 一篇文章 广东省 
操故事巨椽,谱时代华章
《语文月刊》2023年第8期55-56,共2页张玉金 
历史大河滚滚去,淘尽尘沙,留下故事精华。这千百年流传的故事,存在于童年入睡前的童话,存在于经典书作之间。它塑造了我们的成长,帮助我们表达和沟通,刻画出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在人与人间的交谈中,故事将抽象事理具象化,...
关键词:浅显易懂 不忍人之心 具象化 先秦诸子百家 不龟手 具体情境 
甲骨文“息”字与古息国被引量:1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2期1-5,共5页张玉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17ZDA299);教育部“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甲骨文字词全編”(G3021)。
本文探讨甲骨文中的“息”字,也研究古息国之“息”字的书写形式以及古息国的有关问题。本文认为,商代确实已经存在息方国。武王灭商之后,该国得以更立。息国地址在今河南罗山以南、蟒张一带。息国境内有一座大山,当时就叫息山,息国应...
关键词:古文字  古息国 
殷墟甲骨文“其”为代词说商榷
《语言研究》2023年第1期1-18,共18页张玉金 乔盼峰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17ZDA299);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工程“甲骨文字词全编”(G3021)。
美国学者倪德卫(Nivision)最先提出甲骨文中的“其”是代词的说法。美国学者吉德炜(Keightley)信从此说,他认为甲骨文中的“其”全部是用作代词的。加拿大学者高岛谦一(Takshima)认为甲骨文中的“其”有一部分是用作代词的。文章对甲骨...
关键词:甲骨文  代词说 
关于甲骨文中“㲹”“眢”是否表总括的考察
《中国文字学报》2022年第1期1-12,共12页张玉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17ZDA299)
关于甲骨文中“㲹”和“眢”的意义和用法,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说法,一是认为它们都是祭祀动词,二是认为它们都是表总括之词。本文认为,前一种说法是可信的。
关键词:甲骨文 㲹([幾皿])  
释殷墟甲骨文中的“■”
《古文字研究》2022年第1期53-64,共12页张玉金 
2017年获批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17ZDA299)的阶段成果。
本文拟在前人和时贤研究的基础上,对殷墟甲骨文中“■”的字形、音义做进一步的探究。此字十分常见,故对其进行考释的专家学者很多,异说也不少。概括起来,有以下十说:1.释为“酒”。持此说的有孙诒让、罗振玉、王襄、孙海波、李孝定、...
关键词:殷墟甲骨文 罗振玉 孙诒让 孙海波 王永昌 张政烺 李孝定 
2022年广东省高考语文作文分析被引量:1
《语文月刊》2022年第8期3-10,共8页张玉金 
2022年广东省所使用的高考语文试卷是全国新高考语文Ⅰ卷。其中作文试题如下: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是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是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是指貌似合理,...
关键词:高考语文 围棋 作文分析 作文试题 俗手 下法 妙手 广东省 
学好本手,下出妙手,避免俗手
《语文月刊》2022年第8期56-57,共2页张玉金 
围棋中的“本手、妙手、俗手”蕴含着无穷的生活智慧。本手是基础,妙手是创造,俗手损全局,故在生活中,我们应学好“本手”,下出“妙手”,避免“俗手”,方能走向成功。学好本手。本手是妙手的基础,正如建房须打牢地基,“本手”便是生活...
关键词:生活智慧 围棋 俗手 妙手 走向成功 学好 常规方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